来源:金融时报 小编:齐红艳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8日
内容导读: 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大潮来势汹汹,引发互联网金融会否颠覆传统金融的热议。在这场争论中,大家普遍关注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的市场和客户之争,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并非总是处于对立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融合。
兴业银行郑新林谈互联网金融价值观
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大潮来势汹汹,引发互联网金融会否颠覆传统金融的热议。在这场争论中,大家普遍关注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的市场和客户之争,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并非总是处于对立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融合。简单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传统金融机构,它需要传统金融机构已经搭建好的银行支付结算体系、财富管理体系以及银行理财、信托、基金等各项产品的支持。没有这些,互联网金融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传统金融到底应该怎样应对互联网发展潮流?传统金融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记者就此采访了兴业银行同业业务部总经理郑新林。
记者:当前,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挑战,不少银行已经在改变自身。在您看来,银行做出改变的关键是什么?
郑新林:传统金融机构长期以来面对的监管要求具有特殊性,因此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方面也具有明显的金融行业特色,但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时,则有必要以新的理念审视自身的业务模式,并寻求创新。这种创新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去三化”:“去中心化”、“去标准化”、“去封闭化”。
第一是“去中心化”。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均处于金融体系的中心地位,而现在则要将一部分的金融权利和机会从银行体系内扩展到体系之外,让更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是互联网产业公司共同参与进来,进行金融创新和产品优化,搭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分享金融发展带来的收益。因此,商业银行首先有必要重新自我定位,以更为开放的态度迎接和拥抱互联网金融。
第二是“去标准化”。凭借互联网所特有的高效信息传播途径,小众客户寻找小众产品的能力急剧增强。互联网特质使金融服务从原来满足“大众需求”开始转变为迎合“小众需求”。因此,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挖掘和细分市场,发现客户个性化需求,并联合更多机构共同提供更加丰富的个性化产品,让每款产品都有自身的价值和目标受众。
第三是“去封闭化”。以往市场、客户信息只在单一体系内流转,而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有望在保证客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获取以往难以获取的海量信息,例如依托互联网的交易数据,挖掘和分析客户需求和行为模式等。通过用户数据挖掘和分析,帮助银行高效准确定位目标客户和进行风险识别、控制,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我爱卡(www.51credit.com) 是,银行授权信用卡申请合作网站,安全、便捷、高效!申请信用卡请访问我爱卡网在线申请通道://cc.51credit.com/
135791113
2468101214
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 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中国银行信用卡中心 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 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 深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 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 包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东亚银行信用卡中心 宁波银行信用卡中心 邮政银行信用卡中心 江苏银行信用卡中心 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 温州银行信用卡中心 哈尔滨银行信用卡中心 花旗银行信用卡中心
![]() |
我爱卡申请系统经过VeriSign顶级安全认证 京ICP证110622号 ![]() Copyright 2005-2018 51credi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 |